二片罐彩印机组成介绍
彩印机相关说明资料
彩印机是由8部分组成:
1、进料系统;
2、芯轴主盘系统;
3、印毡轮系统
4、油墨机系统;
5、上光系统;
6、交换轮系统;
7、底部涂缘机;
8、烘箱
彩印机工作原理:根据客户提供的彩稿资料做成菲林并晒出印版,把各种所需的颜色经过各自油墨斗均匀涂抹到印版上,再经过印毡轮与芯轴轮相对运动把所需图案印在罐子上。
彩印就是把某一个图案印刷在铝罐罐身表面的过程。而这一个图案是通过照相、拆色等工序制作成不同颜色的菲林,再由特殊的树脂板材把菲林晒成印版,然后把对应颜色的印版安装在印筒表面,套上对应颜色的油墨斗,上色叠印在印毡轮的印毡上,由印毡轮和带罐的芯轴(经预转皮带带动芯轴旋转)通过相对运动把图案印刷在罐上;芯轴上的罐再与上光胶轮通过相对运动涂上一层光油漆,经传送系统传送到针链销针上,再由针链传送至罐底涂机涂上罐底光油,经烘箱烘干带至后段输送带。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印刷过程。
1、进料系统:罐子从炒罐箱经过单列风送通道进入进料系统;压力空气通过两风道管给予罐子两个作用力,使罐子快速并平稳的通过进给路径;当罐子离开了进给路径,在导轨及毛刷的正确作用下直接将它们带入托罐轮。
托罐轮:托罐轮是在高速操作控制下保护罐子进入芯轴套而设计的;它是由一个轮毂和24个调整托罐座组成;托罐座是由迭尔林的塑料化合物组成,是为防止罐身刮伤或磨损而专门设计。
2、芯轴轮:罐被套入芯轴并由真空系统在对应位置吸住;芯轴轮在以顺时针的状态旋转,并将罐子带到印刷位置;跳印手指将芯轴上漏载或者损坏的罐子从印刷位置剔除;当罐子传递至传送盘时,芯轴上的罐子被压缩空气吹出。
芯轴组件:
1)从动凸轮
2)顶紧螺丝
3)支撑臂
4)轴套(芯轴)
跳印/复位系统:进罐电子感应器读出每一个芯轴,确认每一个罐子被套入;当感应器察觉到一个空的芯轴时,它会送一个信号给逻辑单元。逻辑单元随即触发一个电磁阀和相应的的跳印气缸;将芯轴转盘和印毡轮分开,接着再由相同的气缸复位,此过程会报废前3后4个好罐
芯轴盘凸轮:芯轴凸轮为芯轴跟随芯轴轮旋转提供转动轨迹。每一个芯轴组件内从动凸轮都位于芯轴支撑臂的末端;在运行期间芯轴轮旋转,从动凸轮“跟踪”到凸轮轨迹并带动芯轴运转。
3、印毡轮:每一个印毡轮上粘贴有12个印毡。印毡轮逆时针旋转,印毡接触芯轴轮上的罐子(顺时针旋转),并传递油墨给它们。因为印毡轮的角速度是芯轴轮的2倍,芯轴轮运行一圈,每一个印毡平均印刷2次罐子。如果彩印机设立了一种6种颜色的商标,在印刷到罐身之前,6个单独的油墨装置会敷抹在印毡上。当芯轴凸轮将每一个芯轴带到印刷位置,皮带和皮带轮机构,称为预旋转系统,使芯轴提前加速转动。这使得印毡能将商标图案完全的印刷在罐身上。
4、油墨机:每一个油墨机敷抹上单独的油墨颜色在它各自的印版上。油墨机的数量由生产运行给予而定,依靠商标的颜色数量给定。油墨机由如下组件构成:
1)油墨盒---循环流动油墨。
2)墨池辊(陶瓷)---将油墨运输到导墨辊。
3)导墨辊(橡胶)---将油墨传送到传墨辊。
4)传墨辊(钢)---将油墨传送给均墨辊。
5)均墨辊---将油墨平稳地传递到磨墨辊。
6)磨墨辊---平稳地将油墨搅拌成相同的粘稠度。
7)成形辊---给印版上的图案上色。
印版筒:每一个印版筒安装一块的印版,当印版接触油墨机上的成形辊时,成形辊会将一层薄的油墨敷抹于印版凸起的图案上。印毡轮与版筒反方向转动,旋转的印版将带油墨的图案传递给印毡上。伴随着印毡轮逆时针的旋转,印毡接触每一个彩印机的版筒并同时接收各种的颜料。当一个印毡最终有序的通过最后一个版筒时,它已拥有了一套完整的商标图案。
5、上光系统:上光系统会精确的涂覆上一层薄光油在罐身来提高商品质量。先调整钢轮与胶轮的压力,再调整胶轮与心轴的压力
6、交换轮系统:交换轮是一个大型轮组件,在芯轴轮的左前方旋转。传送盘包括24个真空吸头,它们将印刷和上光后的罐吸住并传至彩印机链轮组合上。彩印机用针链将印刷后的罐子输送到烘炉位置。